抓实就地就近就业,提升群众幸福感
“就业服务不打烊 零工市场招聘夜”,傍晚时分,在澜沧县人流鼎沸的街头,一个独特的摊点引得群众驻足,不时有人上前咨询就业信息。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澜沧县深入推进“党建+就业”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与就业创业工作深度融合。 通过零工夜市、直播带岗等举措,今年以来,澜沧县人社部门坚持把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工作以及满足辖区商户、企业用工需求等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充分利用“普洱智慧就业”、澜沧“两园一基地”、澜沧县零工市场(驿站)等平台,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灵活高效、优化服务的原则,依托上允镇“幸福里”社区、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站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用工企业+劳务平台+务工人员”弹性精准用工模式,通过采取开展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培育劳务品牌、帮扶车间吸纳就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同时,澜沧县将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各村(社区)党组织认真摸排群众培训意愿,大力开展“党建+劳动力技能培训”,广泛动员农村劳动力参与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党员带头参加,并把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作为培训的必讲内容,进一步提升劳动力技能和积极性。县人社局结合劳动者的就业需要和培训需求,分类分层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通过组建本土培训专家库、公开招投标引入第三方培训机构、在企业设立培训中心等方式,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手把手地把实用技术、专项技能送到村村寨寨、田间地头,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 “截至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5场,推荐县内外岗位信息3.84万余个,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4.3万余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01万人。”澜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中心主任徐伟介绍。下一步,澜沧县将结合产业分布和人力资源分布区域差异、薪酬差异等实际情况,继续归集更多优质岗位,形成线上线下供需信息共享,促进人力资源县内合理流动配置,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提质增效,群众持续增收。 本文来源:网络责任编辑: |
上一篇: 李军强:以文艺赋能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最新内容
- 抓实就地就近就业,提升群众幸福感
- 李军强:以文艺赋能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 著名作家忽培元抵哈 向哈市图书馆捐赠《纪念白求恩·格雷文赫斯特抒怀》等4部代表作
- 宝鸡作家李巨怀长篇小说《书房沟》英文版首发
- 首届“金喆园杯”中国生态地学诗词大赛颁奖仪式在仁化县举行
- 刘昌军:用奔跑拥抱健康人生
- 爱心传递 让爱回家
- 陕西永寿: 突出四个“差异化”考核 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麟游教师李亚萍散文集《半亩方塘》出版
- 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周艺文作品展在威尼斯开幕
- 苏勇:以诗为灯:李凡笔下的现实与灵魂 ——读诗集《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创伤》
- 【大留庄新闻·特别报道】我村荣获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荣誉称号
- 沂源农商银行: 筑牢防非安全网,共筑美好金融梦
- 金砖国家作家协会筹备专家委员会成立
- 曹谁当选世界诗歌运动亚洲协调员
- 杨舟平新著散文集《一树花开》正式出版发行
- 林万华新作《柳河之子》分享交流会举办
- 萨仁图娅诗集《雷锋!雷锋!》第四版(青少年版)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