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智慧:‘璧’玉‘庄’成一树高 ——佛山青年作家吴璧庄散文浅析
‘璧’玉‘庄’成一树高 ——佛山青年作家吴璧庄散文浅析 作者:温智慧 用了近两天的时间,浏览了吴璧庄的一组散文。留给我的印象,这位1992年出生的女生,不简单,文学的前景不容置疑。只要她愿意在文学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不辞辛劳,肯定会走得风生水起,山花烂漫。 吴璧庄这组散文有17篇文章,总72000字数。强调这数据的意义在于,她有驾驭大散文的文学手段与心风。她那篇《穿越历史的时空》的文章,是17000字的篇幅,足以佐证,我的以上说法。 我请黄福胜老师,把吴璧庄的微信名片推送给我,求证在她文字里获悉关于她的一些信息,是否准确。一女孩、二在文化馆工作、三接受他父亲对他的文学影响,这几点都对。以此还说明,对她的文字,我的阅读是认真的,没有敷衍,算是一个文学交代。 只是与吴璧庄微信交流的时候,得知他父亲已去世三年,心有愧感,她平静下来的怀念,被我无端激活。她确实受他父亲以写九江镇龙舟题材的小说《龙魂》的影响,他父亲生前是当地作家协会主席,她说她小时候受父亲小说的影响很大,她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起初我以为她文章里的“九江”,是庐山旁边的九江,从文字里没有更特别的考证,她说此“九江”是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而非彼“九江”。 她在文章中写道,她们文化馆把文学部并在戏剧曲艺部进行管理,她把文学科班专业同戏剧曲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文字里多了戏剧的影子。这里我要说她《穿越历史时空》一篇,完全可以改编成历史舞台剧,里面的戏剧元素丰盈。还有《风吟》《细雨中的烟桥》《面试》 《桑园围的沧海桑田》……等篇目皆具备改编成舞台剧目的价值,不仅对助力乡村发展,和文化旅游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学样本,也与“山乡巨变”宏大的时代主题相贴切。 其实,在诸多文体里,散文是最好的文学入门,也是最难取得文学建树的体裁。吴璧庄的散文有了建树的苗头,一则她有文学天分,二则她有文学继承,三则她有文学专业、四则她有对文学潜心的挖掘,她这些历史文化散文,没有一定的积累和收集,加上个人的文学手法的整饬,很难以散文形式呈现,她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不错,她的这些文字就有了读头。 有段子讲,两个人池塘边散步,有三位作家对这个引线进行文学处理,一个人把主人公给搞到天上去,再一个人把主人公给搞到池塘溺水,另外一个人把主人公写成了夫妻,写进了正常人的烟火。那么,第一位无疑是一位诗人,第二位一定是一位小说家,第三位必定是一位散文人。这个段子讲的无非是,三种主要的文学文体创作中的异同,和笔法的差别。散文是最贴近生活和作家本人的文体,散文创作的随行性,有其他文体所不及。吴璧庄小小年纪能把散文写到这样,未来不可限量,还是那句话,只要她觉得有必要,有热爱。而且,她能把当下现实与历史故事,作到很融洽的结合,不割裂,无疵痕,这就很不容易。 她也并非单一地、完全地沉浸在历史题材之中,她对眼下的社会生活,时代强音,都有很好的把握,在自己的文章里写出自己的文学解读,和散文建构。 她把身边的西樵山写得丰润,至美。且从不同角度来写,文学视角的不同,西樵山的风情、风貌、风景……各有不同,让读者从各个侧重面了解西樵山,外地读者读来新鲜,本地读者读来新颖,皆大欢喜。 她能很好的把握对作品中文学性,在语言方面不失准确、生动、节奏;在主题深度方面的思想内涵、社会意义、时代价值不失公允;在故事人物特点描摹方面又能体现真实性、复杂性、成长性;在篇章叙述情节架构方面具备吸引力、逻辑性、创新性;因此,成就她文学风格的独特性、稳定性、新一代作家的创作理性。 本来也要把这篇简评体量控制在1000字右一点,值此,已经超出预定不少,挂一漏万还是难免的存在,到这里,她的文学里程方才起步,路途遥漫,而且她正处于文学成长期,不易接受过多的言三语四,这也是咱们文学人应该保有的理性与认真。 结尾,在吴璧庄的名字上说一些,问她出自什么典,她没做正面回答估计是拷问我,她只是说:小的时候叫“若贤”,一两岁时,父亲觉得不够响亮,改为“璧庄”在粤语里发音是重音。她不无幽默地解读为“‘璧’玉‘庄’成一树高”,不无道理,就用它作为标题吧。 2024年10月21日于巴彦浩特 温智慧 。满族。笔名:海中渔。工作于国家税务总局阿拉善盟税务局。 艺术身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创作培训班第12期、第35期学员。 社团职务:阿拉善盟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阿拉善盟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出版著作:散文集《灵魂的雨伞》《大漠放歌》文艺评论集《抵达的姿态》。 #FormatImgID_1# 吴璧庄 ,女,1992年生。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家协会理事、南海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南海区作协小作家分会副会长。作品散见于《作品》《岭南文学》《佛山文艺》等。 本文来源:作家网责任编辑:邹厚虎 |
最新内容
- 温智慧:‘璧’玉‘庄’成一树高 ——佛山青年作家吴璧庄散文浅析
- 黄福胜:逆风而行,柔中带刚,追寻梦想 ——蒋晚艳短篇小说《午夜》赏析
- 第25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在唐山七步楼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举行
- 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书画院成功举办“走进宁夏贺兰山采风”活动(一)
- 首部18万字《惠企纾困政策汇编》公益免费发放
- 散文丛书《凤翔集》六卷本出版发行
- 赵诗宇获山西省歌舞剧院荣耀之星殊荣
- 唯读书与美食不可辜负,嘉兴市图书馆举办了一场文化与味蕾共融的活动
- 大手拉小手,共逐文学梦
- 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到省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参观调研
- 大型儿童剧剧本《谁当冠军》搬上舞台
- 裕安区女企业家协会成立大会胜利召开
- 赵诗宇舞蹈获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山西省一等奖
- 第二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在衡水市故城县成功举办
- 铭记历史、传承湡水文化 一一湡水古县令碑林落成典礼
- 吕峻涛:解大姐的微笑(代序)
- 丹桂飘香 情暖重阳
- 宝鸡作家宋力行作品集《你不会唱歌也没关系》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