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插旗(外一篇)
魏以进 高品质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是群众的向往。早春时节,回到家乡魏家坡所在的分乡镇插旗村,看到了以前未曾看到的景象。路宽了,灯亮了,植被更繁茂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有滋味了。 据说插旗村与三国文化有关。相传三国时期,刘备率军从四川出发,经陕西到湖北,从远安进入这个村,队伍长时间行军,人困马乏,加上这一带山路崎岖,沟多冲多,所以将士们走得比较分散,这里一块那里一群,不易集中。刘备急中生智,吩咐旗手把军旗插在山顶最高处,风吹旗飘,四周都能望见,各路将士就往插旗帜的地方集中,稍作休整,继续向东往普溪方向,走龙泉,到当阳作战。插旗村由此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当然,传说归传说,有无历史渊源,无需考证,但崭新的插旗已涌现在乡亲们面前。村是我们国家最基本的元素,就像人体的细胞,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既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举措,又是创新基层治理的民生工程。在村委会的小院里,几棵翠绿的灌木像招财的童子,把“以标准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思路形象地诠释在人们的视线中。思路决定出路,有了这样切合实际的点子,行动就变得顺理成章。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群同心、邻里同心、内外同心、志愿同心,推动更多优质资源、服务和管理延伸到群众家门口。80岁的张大爷想咨询高龄津贴的事儿,村里的网格员听说后,年后上班头一天就把政策送上门来,还帮他填好表,用手机拍了照,乐得他笑开了花,即使人生的沧桑写在满是皱纹的脸上。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儿,早春的插旗村里,一些不甘寂寞的花儿竞相开放,装点着这一办事理念。村里有个微信群,群众要问事,信息一发,很快就能看到回复;要找活儿干,也能在群里看到招聘信息。这样一来,微信群就成了一个纽带、一种媒介,就像早春的田埂,左右都是鹅黄嫩绿。
要乐享高品质的生活,高品质的发展是前提。村里人有个共识,要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村里有一条小河,从插旗冲一直流到魏家坡,最后汇入尚家河,流进长江。水流潺潺,清可见底,时有小鱼嬉戏其间。河两岸树木葱茏,遮天蔽日,阳光像斑驳的灯影透过枝叶的缝隙投射到石板上,仿佛早年的蒙太奇剪辑,把插旗的俊秀与风韵描摹得淋漓尽致。河滩边的土坡上长满了肥美的野韭菜和一种乡亲们称之为鸡不啄的野菜,在城里人眼里,这些可都是正宗的绿色食品,既美味,又养生,还找不到时一丝农药化肥的影子。前边的树林子里鸟声不断,一会儿是小夜曲,一会儿是混成交响,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这里成了鸟的乐园。早春的河边,一切都是那么清鲜,那么活泼,那么生机勃勃。村里人有个想法,在这一带建民宿,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香的花园式新农村模式立体呈现,留住游子的乡愁,守住群众的幸福,给村里美颜,给家乡添彩。
既然是乡村,护好生态高颜值才是关键。坐山养山,才能山常绿、枝繁茂;蓄水养水,才能源头清、活水来。村里人懂得,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既要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还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要实现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四十多岁的袁国明把房子盖在松树林边,虽是早春,可油菜花已是蓓蕾初绽,推窗见景田园美,到了夏秋,便是出门入画稻花香。我到过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还是喜欢这样的居住环境,呼吸新鲜的空气,在鸟鸣中午睡,坐在门前的平地上吃晚饭…… 明媚的阳光照在插旗的田野上,青青的油菜像调色盘上的一抹新绿,油油地在地里招摇;嫩嫩的白菜薹可劲儿地生长,仿佛要着急地跳上餐桌。舌尖上的回味与赞叹,把插旗村的特色介绍给人们,若时光能名够倒流,三国将士肯定不会 急着离开。 梅园的回望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毛泽东的诗句,也是梅花品格的写照,等到春光遍野,百花盛开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微笑。受此驱使,雨水那天来到下坪湿地公园中的梅园,见到了久违的梅花,一种莫名的情素在心底漾起。
虽是早春,但四周并不单调,错落有致的民房像一幅连轴画卷徐徐打开,就在我们惊诧有加的时候,梅园犹如春天的少女,款款地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一抹抹粉红,吸引了我们全部的注意力。这里原先是一畦坡地,凸凹不平,像有慵懒的情绪在心头鼓胀,经过整修,如今成了湿地公园的一部分,种上了大片的梅,瞬间已是旧貌换新颜,跟整过容一样,前后判若两人。 进入园内,忽然发现梅应该是乔木中的小妹,虽亭亭玉立,但并不高大,身子有些单薄,浅灰色的外套像夸张的道具,小手似的枝是绿的,光滑得连绒毛都没有。花开了,正艳,香气扑鼻,不忍直视,有趣的是,花觉醒早,抢在叶子前面开放。站定,细细审视,花萼是红褐色的,像蓝山咖啡,可以近观,只是无法把玩,若是急性子,正好可以修身养性,慢慢回归常态;花瓣像倒置的卵,粉红色的容颜与早春的旋律刚好吻合,不留一点印痕,其实多数游客是冲着她的色彩与娇嫩而来的,就像感受少女的羞涩与柔情一样。冬春正是梅花盛开的时期,因为有了梅花,冬天才显得不是那么冷酷,反倒有了一丝温馨;也正是因为有了梅花,早春二月的厉风不仅不再像剪刀一样尖酸刻薄,而且有了纤细手指的绵柔。 这里俨然成了梅的乐园,左有水流潺潺、清可见底的黄柏河,右是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下坪田园,身后的山岗上还有一家曾经十分辉煌的军工企业,正好构成了一幅近水遥山皆成景的山水画卷。其实梅的故乡在那遥远的西南,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她背井离乡来到内地,就是想把她乐观谦逊的品格带给更多的人。少时我未曾见过梅花,描写她的诗句也知之甚少,觉得特别生疏,就像那苍穹里的弯月,虽熠熠生辉,可格外清冷,拒人于千里之外。后来听老师讲,梅不仅能作盆栽供人观赏,而且鲜花能提取香精,叶、根和种还能入药,全身都是宝。想到这里,便对梅肃然起敬,或许做人就要做这样有用的人。
梅在下坪安家,其实是投入了黄柏河流域的怀抱,成了长江的孩子。水是生命之源,在河水的臂弯里,梅花汲取了生命的养分,像婴幼儿一般快速生长,可她不惧寒风,倒像坚强不屈的汉子,难怪陆游对梅花情有独钟,在他的笔下,梅花虽处境艰难,可豁达乐观,物我两忘,令人敬佩不已。 若托物言志,梅花是首选的载体与媒介。据相关资料表明,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和菊花一起列为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梅以她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励志奋发的激励,就像在刚刚过去的免年冬天,梅开百花之先,而又独天下而春。 已是午时,但前来赏梅的游人仍络绎不绝。有的漫步在园内,不时驻足观望,或将鼻子凑近,尽情吮吸梅花的香气,不停地回味;有的迫不及待地靠近梅花,搔首弄姿,想把自己瞬间的精彩定格在镜头里;还有的摇头晃脑,嘴里念念有词,或许是在吟诗作赋,借物抒情。一个穿着蓝色校服的小女孩在妈妈的帮助下,将一小桶水浇在梅的根上,还撒下一些细碎的肥料,笑着说给梅花喂中饭,不能让她饿着。
和煦的阳光洒在梅园里,梅花的笑脸更妩媚了。此时的格园,真像一本装帧精美的画册,我想捧起来读,即使读上一千遍也不会厌倦,读她的感觉真的像春天。一朵朵,一树树,一排排,梅园像一个穿着粉红色裙子的少女,在春日的抚慰下,显得婀娜多姿,情意绵绵。回头望,黄柏河畔的下坪,湿地公园里的梅园,色彩绚丽,线条柔和,不仅有娇媚的外表,还有迷人的内涵,她们是春天的细胞,是家乡的符号,让我们慢慢沉醉。
(魏以进,湖北宜昌夷陵分乡人,湖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教师,宜昌市作协会员。有百余篇散文于UN《New China》、香港《文汇报》、《湖北日报》和《三峡文学》等报刊发表,出版有散文集《故乡魏家坡》。创办小荷文学社,指导学生写有千余篇习作发表于各级各类报刊。) 本文来源:中国县域频道责任编辑:邹厚虎 |
下一篇:返回列表
最新内容